农户主要的来钱路径在哪?主要的是种植,也有养殖的,只不过现在养殖的人家少了。就是稍大点养殖场,也是因近几年的养殖不景气,关闭转型等不再从事养殖。
每晚和朋友散步,两个人也探讨农场农户挣钱的路径,多数人其实是以种植为主,还有一些养殖,养殖主要说的是小型的家庭养殖。
农户除了这两种行业挣钱,维持生计,恐怕别的路都很窄。你要经营机车吗?资金不说,技术也是一大难点‘。你要出去打工,岁数问题,技术问题、岗位问题等,都很难解决。社会需求少,特别难找到3000元甚至更高的工资。
环卫工资月2000多元,每天都要上班,对于不喜欢天天上班的农户来说,可能对于每月2000多元的工资还看不上。
棉花18600元/吨是底线补贴的价位,折合籽棉有七八元左右,这是多年农户种植棉花可以拿钱,可以有保证拿钱的兜底政策。往后可能稍稍有所改变。
往年,可以宽慰的是,无论市场上的籽棉价位多少,只要未达到18600元/吨的籽棉七八元一公斤,都能够最终靠补贴的形式达到这个价位,现在有了条件的限制。
补贴有一个产量总量的标准,就是补贴不超过510万吨,要是超过这个产量,超出部分是没有补贴的。现在就种植棉花较为稳定,多数以种植棉花作物,也也许会出现‘黑地’种植;还有随着种植技术的提高,普遍产量提高,总量远超于限定的产量。
有部门说,2024年棉花总量达到610万吨,超出了10%的总产量,这就从另一方面代表着有10%的超产量是没有补贴的。
不过,还有人说,现在补贴政策放宽了,不是510万吨,而是大于510万吨,至于放宽多少,农户是不知道。这也只是听说,不知道是真假。
棉花还牵扯一个质量奖。往年是没有的,质量奖也是在18600元/吨的补贴范围以内,就是说补贴内还有质量奖一块要拿出来,至于是多少,也是很多农户不知道的。有细心人算了,质量奖只有0.35元或者只占20%,还是不知道是真假。怎么衡量,怎么预算,不知道。
补贴的产量、质量的不确定性,农户对于年底的补贴也是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不知道总产量多少,也不知道种植的作物品质怎样,对于籽棉价位的预测,还是不知道。
2025年,有计划种植粮食作物面积,预计每个种植户要种植身份地50亩地的20%的玉米。即便是现在有补贴受到总产量、质量奖的限制,但还是以种植棉花作物效益比较稳妥。
50亩身份地减少20%,只有40亩地左右的棉花,这无形中又减少了10亩地棉花作物的收入。种植玉米可不可以挣钱,2024年玉米价位是每公斤1.26元,多数种植户亏损。
农户呼吁粮食作物涨价,也看到了很多地方说,粮食作物慢慢的开始涨价,农户还是比较渺茫。到底可不可以涨价,能涨多少,种植玉米可以拿钱吗?都是问题。
农户除了种植以外,还能经营什么?养殖?打工?或者特色种植?路很窄,也有不确定性
每年都以300亩地种植的老周,今年突发奇想,在牛价低、饲草料价低情况下,购买20头小牛。说是种植难于挣钱了,养牛看看可不可以赚钱。
现在确实牛价低,饲草料也低,老周看到了希望,指望年底育肥好的牛,价位可以上涨。不知道这样的预判可不可行。
老周说,现在进的牛价位低,饲草料也低,计划种植100亩地的玉米,就是年底玉米价位不好,可以全部拉回来喂牛。
牛价年底可不可以上涨,不好预判,也许可以,也许还是不可以,都可能会,也都有不确定性。
那日,一养殖户说,他的朋友要育肥1000只羊,把低价的羊羔买回来,利用刚刚废弃的牛场养殖。年底可不可以有个好的价位,也是有相当大的风险。
2024年,一些农户看好种植番茄,合同协议签订,也有了保证,看到每公斤的价位、通常能达到的产量,还是寄望希望。收获的季节,出现了交售困难,质量上要求太严,也使很多种植户亏损。
年初竞拍种植玉米,每亩地租金达到500元以上,满怀信心玉米还可以像2023年那样产量、价位可以,不曾想收获时直接价位跌至每公斤1.26元,种植玉米的80%以上的亏损。
一些种植辣椒、打瓜、西葫芦籽的也是价位不好,多数出现亏损。2024年,种植无不例外的都不景气,也都不好。
经营机车的,犁地一亩地35元,因为车辆多,有人一亩地降至30元。采棉机采收一亩地有180元、190元、200元的。姑且不说采棉机可不能挣钱,就说同等质量的前提下,有收180元的,你收200元,来年还有市场吗?
一些农户说,明年不用收费200元一亩地的采棉机了。大家都不好挣钱,收费标准对于机车户来说,也是严峻的考验。
农场农资经营算效益好的,但也面临经营人家多,竞争非常激烈。刚刚“三秋”结束,农资店主人就把消耗农资多的农户,邀请去内地旅游,有‘讨好、竞争’农户的可能。别人还可以入行这行业吗?答案是,不可行的。
一边种植,一边打工吗?随着农业现代化机械化程度提高,多数工作都以机械代替,打工已无什么工作了。
朋友给种植大户浇水,一亩地整个周期60元。浇水300亩地,获利1.8万元。这活算是轻松的,获利不多,毕竟是有了一份额外的收入。都有可能去浇水吗?显然不现实,也不可能。
有农户预判,2025年,种植、养殖更加艰难,保守种植身份地,不要扩大种植培养面积,在产量上增产、品质上提高;也有人除了种植,还要开辟养殖这块,希望在养植上有所收获。在我看来,都很艰难,种植上提高产量、提高品质,保守比较稳妥。种植培养面积小、营业范围小,挣钱也有局限性。养殖有可能增收,但也有很大的风险性。
随着中美贸易冲突的升级,两国之间大宗商品的贸易流向正逐渐发生明显的变化:以大豆为例,分析人士指出,巴西有望进一步巩固中国最大大豆进口来源国的地位。美国大豆种植户警告,美国大豆可能将永远失去中国市场。
日前,山西省大同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席某某上诉案及所涉婚约财产纠纷上诉案的审判长接受记者正常采访:本案系不公开审理的案件,一审宣判后,鉴于网上存在大量不实信息,法院在法律规定范围内最大限度回应社会关切,澄清事实。
有记者问:据多家报道,消息的人偷偷表示,特朗普政府正准备在关税谈判中向其他几个国家施压,要求其他几个国家限制与中国的贸易往来,以换取美方关税豁免。请问发言人对此有何评论?答:我们注意到有关报道。
近日,世贸组织总干事恩戈齐·奥孔乔-伊维拉被问到有关美国和世贸组织关系的问题时,笑谈这是一个“五年来一次”的问题。记者:“(美国)共和党众议员提出动议,要求特朗普政府让美国退出世贸组织,美国现在还在“船上”吗?如果美国退出,世贸组织如何继续运作?
玩具业是美国遭受关税冲击最严重的行业之一。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指出,对中国生产的玩具加征高额关税,意味着曾经物美价廉的玩具将变成“奢侈品”。美国商务部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4年美国进口了价值177亿美元的玩具,其中75%来自中国。
此次广交会,无论参展商还是境外采购商数量都再创新高。广交会是重要的外贸平台,中国“智造”正在通过这一个平台走向世界。这几天不少参展商拿下大订单,采购商们也采购到不少新产品。吕羽华,是一位来自马来西亚的采购商,中文讲得十分流利,这次他来广交会,关切中国数字技术的发展成果。
△美国加州州长纽森(资料图)美国人口和经济规模第一大州加利福尼亚州州长纽森当地时间16日宣布就关税问题起诉特朗普政府。他批评特朗普政府滥用关税政策的行为“违法”,给美国经济导致非常严重混乱和破坏。加州成为全美第一个就关税问题起诉特朗普政府的州。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文、编辑小娄2022年12月29日这天,消失在大众视野许久的央视主持人朱军在社交平台上更新了一则内容。
美国是全球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中国是美国农产品出口的最大市场。而美国政府在中美贸易战中反复以“关税大棒”试图打击中国,却让本国豆农沦为政治博弈的牺牲品。当美国仍沉迷关税数字游戏时,中国早已大幅摆脱对美国农产品的依赖。中国向美国传递一个清晰的信号:谈,大门打开;打,奉陪到底!